创业团队的致胜之道

  首先,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商业模式是正确的。是能走出来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说服站在桌子另外一面的投资人。第二个,你要做世界上可能

  首先,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商业模式是正确的。是能走出来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说服站在桌子另外一面的投资人。
  第二个,你要做世界上可能的每一分努力。你知道在你桌子的另一边人只有3%的机会投你,但你要当成“100%有机会他投我”的心态来说服对方,但是你的每一分努力是不能放弃的。
  投资这个行业有一点非常重要,叫做合伙人文化。在那个投资决策里面,是没有boss的,也不应该有boss,不管他是合伙人还是他刚加入红杉一周的经理,他们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都可以同时被challenge,只有这样一种文化才能在一个基金里面,做出最好的决策。
  15年前红杉中国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有两三位合伙人,团队成员也只有十几个。那个时候强调两点:第一个是专业化;第二个是给创业者赋能。当时主要聚焦在风险投资领域。
  15年间,我们演变了很多。首先从投资阶段来讲,是一个全站式的投资。我们有种子基金,有风投基金,有成长期投资,有并购投资,一直到一级半、二级市场。全站式打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协同效应。
  最早的时候,我们十几个成员,一半以上是投资团队。现在我们有将近两百个员工,大部分属于职能部门,就是给被投企业提供赋能的团队,从人力资源、IT到媒体公关等等。你如果没有这样一些职能部门,所谓的赋能就流于空谈。你只有真正地投入,才能给被投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拿什么来比喻我们整个团队的协同模式呢?我感觉就像是一个交响乐团,需要各个乐器演奏者的完美配合。
  能够让团队协同起来真正成为One Team,这是致胜之道。
  当年在做思科、甲骨文、谷歌的时候,感觉我们可能已经到了最好的顶峰了,那么我认为,这个时候才是对“最好的投资是下一个投资”的最好诠释。任何一个成绩,可能你需要庆祝一下,但很快你就会进入下一个挑战。
  只有做到最好,你才有机会跟最好的创业者同伴而行,那么你在一路上看到的,是别人没有看到店的商业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