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月1日电 (记者 张晓曦)“时代精神耀香江”之“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1日举办,三位正在香港大学读书的学生得到了难得的向航天专家和在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提问机会。他们在活动结束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向航天员和专家提问非常幸运,对于国家航天科技的发展感到非常震撼,航天员和专家的回答亦令他们感到振奋、温暖。

正在香港大学就读大二的叶晨希是香港会场首个获得提问机会的提问者,她的问题是向北京会场的航天专家询问中国空间站有哪些中国特色。
叶晨希表示,她平时就会通过媒体去关注有关中国航天的一些信息,对于中国的空间站到底有哪些特色和风格非常好奇,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也给出了非常专业的回答,解答了她的不少疑惑。

对于2022年第一天就可以与航天专家进行交流,并参与现场与航天员连线,叶晨希用“非常震撼”来形容,能够看到航天员在空间站的实时画面,并有专家答疑解惑,感到“非常值得”。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研究生陈思威更是当日的幸运儿,得到了与航天员“天地对话”的机会。他的问题也充满趣味性,其中就包括询问航天员如何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
在接受采访时,陈思威说,在提问时,他是“幸运中带着一点小紧张”,之所以提出有关“感觉良好”的问题,是因为他曾在网上看过三个人的视频,很好奇他们在讲到“感觉良好”时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也好奇“感觉良好”的原因。
“翟老师(翟志刚)的回答让我觉得很充实、充分,我觉得这体现了我们中国航天人的情怀和敬业的态度。”陈思威说,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航天员,是与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分不开的,要足够努力,才能“感觉良好”。他还表示,此次活动更大的意义是加强了香港与内地的联系,让香港青年感受到爱国情怀。

第三位、也是在香港会场压轴提问的周婷,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她告诉记者,虽然学的是医科,但她从小对航天都很有兴趣,能够在新年的第一天与国家的航天员一起欢度节日,更让她觉得意义非凡。
对于王亚平有关“对全国青少年有什么寄语和祝福”的回答,周婷表示感谢,并认为王亚平的回答“很温暖、很可爱”。“我相信大家也能从中受到鼓舞,对航天事业越来越感兴趣,也更加努力地实现中国梦。”(完)